
媽媽的廚藝是大家有目共睹的!媽媽對烹煮有興趣,燒出來的菜,色香味俱全,大家吃得津津有味,難以忘懷。
往年每次去紐約看她,她都會特別煮紅糟羊肉湯給我吃,那羊肉又香又嫩,味道極佳,別地方是吃不到的。King Crab 炒蛋和紅燒豬腳是媽媽晚年喜歡的兩道菜,後來媽媽自己不煮菜了,她教護理黃妺妹做,但都沒有媽媽自己做的好吃。媽媽做菜很有耐心,煎出來的魚特別漂亮,淺淺的金黃色非常均衡。小孫子Timothy 只肯吃奶奶的煎荷包蛋,外表完美,蛋黃軟嫩,大概只有媽媽煎得出來。我想媽媽做菜不只是有耐心而且有慧心和愛心。媽媽包的種子,雖然很簡單,白白的,肉也不多,但是不知為何特別香,媽媽雙手有力,包種子時把種子包得特別紮實。媽媽往年來我家住時都會包種子,有時還會寄些到那時住在的德州可意,她說志剛姊夫特別喜歡吃她包的種子。後來媽媽年紀漸大,種子包不動了,我想吃但是不敢要她包。媽媽每次來我家小住,最大的樂趣就是煮好吃的菜給我們吃,我們吃得高興,她就很開心,她做的豬肉煎餅、炸春捲是天豪天葳的最愛。媽媽煮菜不嫌累不嫌煩,樂在其中;1983年感恩節,我們大家或從加州或從紐約,飛到那時住在Kansas 的可健家團聚(俊弟那時尚未移民來美),媽媽計劃多時,準備了許多佳餚,一道又一道的端出來,吃得大家不亦樂乎。

1983 感恩節,在Kansas可健家
我結婚之後,遇到不會煮的菜,打電話給媽媽,媽媽都會很高興不厭其煩的告訴我同時也教我一些煮菜的小技巧。
小時候由於學校都在家附近,我們中午都會回家吃午飯,媽媽每天輪流做不同的麵食;有自己做的手拉麵的酸菜肉絲麵,麵片湯,大魯麵,雜醬麵和水餃。那時馬良駿、陳東平也來我們家吃午飯,中午一大堆球鞋堆在我們曰式房子的廚房的玄關,他們一個個扒在日式地板上看中央日報等中飯吃。我們的晚餐,大都是媽媽精心準備的四菜一湯,常常都吃得很香。家裏平常買菜,爸爸廠裏有專人每天下午來問菜單,幫我們住在中美崙宿舍的家屬第二天早上到下美崙市場買菜。星期天媽媽就常常會親自到花蓮市區的菜市場買菜,特別做些佳餚給爸爸和我們享受。
媽媽的好手藝帶給我們許多歡樂並且留下美好的回憶。媽媽,謝謝妳!

1994年感恩節,媽媽在我家掌廚,有炸春捲,炒螃蟹等佳餚。